藏品

见证历史变迁的井盖

发布时间:2017-04-12   来源:中国化工博物馆

在原化工部干部、职工捐赠给中国化工博物馆的一些老照片、书籍、工作笔记、奖状、杯子等珍贵物品中,一张老照片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灰砖青瓦、拱门圆窗,中西混合的建筑风格,既有我国传统建筑的民族气派,又有苏式大院围合布局;照片上有个不起眼的井盖,印有“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水电建制”字样,虽历经6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表面仍然油光锃亮,厚重稳固,脚踩上去十分坚实。至今,承载着时代变迁的这个井盖仍然在办公大院里服役。

说起燃料工业部到化学工业部的转变有着一段辉煌的历史。1949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成立。1955年7月 30日,设立煤炭工业部、电力工业部和石油工业部。1970年4月1日,煤炭工业部、石油工业部与化学工业部合并,成立燃料化学工业部。1975年,燃料化学工业部分为煤炭工业部和石油化工部。1978年3月,恢复化学工业部。1998年4月,化学工业部撤销。至此,化学工业部作为一个庞大的工业管理部门完成了历史使命。在5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近500项重大化工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进入21世纪后,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中国化学工业的现代化。在2010年,我国化学工业总产值超过美国2105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

笔者在感叹中国化学工业发展辉煌的同时也不禁感叹,1953年燃料工业部时期生产的井盖,至今依然厚实坚固,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之初虽然物资匮乏,条件落后,但是关系到国家建设时,讲究的是“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这个印有“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水电建制”的井盖,是北京这座城市的时代记忆,也是北京近代市政发展史的重要见证。

据在老化工部工作多年的文亚非先生讲,他退休返聘到中国化工博物馆后,曾听馆领导提起过博物馆院内有印着“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水电建制”的井盖。有一天,在中国化工博物馆正门, 文亚非无意中发现几个穿着中水电制服的工人正在撬井盖,而这个井盖表面恰巧印有“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水电建制”字样。他立即将这个情况告知博物馆藏品征集部的其他同志,在大家的一致劝说下最终将这个井盖作为藏品留了下来,这也是中国化工博物馆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后,博物馆收集到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藏品。此事过后,文亚非呼吁大家要增强发现藏品或保护文物的意识,在要搬迁的老化工企业中,一些有记忆的设备阀门、把手、工具、劳保服等都是承载企业历史的见证者,这些都是中国化工博物馆要征集的藏品。为了化工文化的传承,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有义务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积极保护文物。

顺着文亚非先生的指引,笔者注意到六铺炕一号院内,除了这个1953年的井盖外,制造于1982年和1988年的井盖和其他21世纪新制的井盖大小70多个。而印有“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水电建制”的字样的井盖,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消磨,不但没有丝毫损坏的迹象,与周围其它年轻的井盖相比,更显得结实厚重。时光一直没有停止对世事的消磨,这块不起眼的井盖却无声地记录着一段历史。

现如今,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融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中地位突显。在中宣部等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下,中国化工博物馆改扩建工程选在六铺炕一号院这个灰砖青瓦、拱门圆窗、中西混合的办公楼内。两年之后,该馆将建成全面记录中国化学工业发展历程和重要成果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讲述世界化学工业的发展历史,反映化学工业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纪念中国化工前辈为中国化学工业做出的贡献,传播化工工业文明的科技类博物馆。而印有“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燃料工业部水电建制”的井盖,作为化工发展历史的见证者,将永远收藏在中国化工博物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