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大庆油田开采之后,原油产量大幅度增长,但当时的炼油技术和能力及二次加工技术远远不能满足开采量的需求。为了用好大庆原油,提高油品质量,增加轻油收率和降低能耗、减少损失。我国科研设计人员针对其含轻馏份少、含蜡量高、汽油馏份辛烷值低等特点,在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和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基础上,成功研究和设计高水平的技术和装置。当时被誉为”五朵金花“。其中最艳丽的一朵金花是催化裂化技术。
催化裂化技术的突破
1965年投产了具有世界水平的60万吨/年蜡油催化裂化(同高并列式),两年后又翻一番地建成了120万吨/年同类型式装置。从此,我国炼油工业从热加工技术一举跨入了流化催化加工的先进技术领域。
催化裂化技术的成就
自我国第一套60万吨/年同高并列式密相输送流化催化裂化装置于1965年投产至今,设计和改造了各类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近300次(套);原料从馏份油、掺渣油、全常压渣油过渡到而今的全大庆减压渣油—VRFCC。我国催化裂化装置的整体技术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加工能力已经达到9200万吨/年,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